棄高薪辦學,抗填鴨教育(專訪「自由學園」創辦人陳曉慧)

1 0 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
[此文原刊於海港青年商會《橋樑》2019年第3期。]

教育的目的,在於啟發年輕人的志向,鼓勵他們追尋理想。可是,當今香港的教育,只著重死記硬背,與實際環境脫節;除了應付考試外,在生活中甚少用處。對很多學生來說,上學並非是求學,而是為了求分數。有見及此,一位三十來歲的本港青年,不惜押上自己的前途,為這個不合時宜的教育制度帶來改變。

陳曉慧本來在「四大會計師行」之一的德勤裡工作,有一份穩定的工作,但由於對教育有濃厚興趣,她毅然辭職去追尋自己的教學夢想,在為學生提供另一個學習途徑。她主張由學生掌握學習的主導權,強調「探索」而非「背誦」;並以世界為課室,在實踐中獲得真正的技能。到底是甚麼驅使她走上這條路?而出名急功近利的香港家長們,又會否接受她這一套?

悄悄覺醒

陳曉慧稱,她並不算是一個從小就很有理想的人。「其實我小時候並不是很有自己的思想,也沒想過要幹甚麼特別的事情。不論在大學讀甚麼科目,還是之後選擇甚麼工作,也只是希望令父母高興而已。」不過,她的第一次求職經驗,卻使她印象深刻。「我在美國畢業後,第一次面試便是去見美國的德勤。那時剛好遇上金融風暴,很多美國的大公司都不願聘請新人,尤其是海外學生,因為手續較麻煩。也許是這個原因,我不幸落選了,但一星期後,我又收到人事部的一個電話說:『雖然無法用現有的職位聘請你,但我們的老闆們非常喜歡你,想為你特別新開一個空缺。這個職位是只給你的,你不要也不會給其他人。你有興趣嗎?』」

這使陳曉慧非常驚訝,因為她並非所謂的「尖子」 ,讀書成績不是特別優秀,到底她為何會有這樣的機會?她認為有可能是,在德勤的工作需要經常與客戶會面,而她的性格就很喜歡與人溝通。面試官應該是察覺到她的這種品質,所以才特意要聘用她。她也意識到,這些人際技巧,其實都不是在學校裡讀書學回來,而是從不同人生經驗得來的。這使她首次明白到,人生裡真正有用的知識和技能,都不是從課本上學回來的。

在美國待了約一年半後,陳曉慧便回到香港工作,但在這些歲月裡,她越幹越不開心。「我雖然小時侯沒有特別想過未來,但也希望可以對社會作出一點貢獻。工作久了,越來越覺得沒有了這種使命感。」在這些沒有方向的日子裡,她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志向。「從這個時候,我便對教育開始產生興趣。我們一生人在學校裡有十多年,所學到的課本知識,與社會的實際需求完全是兩回事。很多人也跟我說:『其實在學校裡是學不到甚麼,通常都是出來工作才開始真正學習。』既然上學是學不到甚麼的,那麼我們花這麼多金錢和時間去上學來幹甚麼呢?難道只是為了一張加入大公司的『入場券』?這使我開始研究:怎樣才是真正的教育?」

雖然家人極力反對,但在人生的重要抉擇裡,陳曉慧還是決定「不聽話」一次,追尋自己的理想。她的母親見無法勸服她,便提議她說:「既然你想做教育,那麼你便去讀個教育碩士課程、考個教師文憑,然後便去當教師吧。」可是,陳曉慧非常清楚,她並不想做教師,因為她不是想加入這個制度,而是想改變整個制度,因此成為教師的作用不大。然而,不去當教師,又可以做甚麼呢?她承認,自己當時也不太清楚,只能摸著石頭過河。在弄清方向之前,她唯有暫到一間國際學校裡當助教,見步行步。

人生的「製作人」

就在這個時候,上天給了她一次特別的經驗。有一天,陳曉慧受到朋友邀請,去為一隊樂隊製作音樂短片。由於她很喜歡與人合作去籌辦活動,所以她一口答應。最初,她的角色只是協助性質,例如幫忙想點子等等,但後來她越做越多,把很多工作都安排得鉅細無遺,最後該段短片更榮獲六個獎項的提名。她的朋友驚嘆說:「你好像是個製作人一樣呢!」陳曉慧卻反問:「甚麼是『製作人』?我只是做我覺得自然的事呀!」於是她上網搜尋了以下問題:「到底製作人是做甚麼的?」而有一個答案使她印象深刻:「製作人的工作,就是把東西製作出來。」

這句說話讓陳曉慧深思:這種「製作人」的思維,也許就是香港學生最缺乏的東西。在本港的教育制度下,學生們一天到晚幹甚麼,都被學校和家長所規限,完全沒有學習的主導權。而且,課堂只是教學生背誦知識,卻沒有教他們如何利用這些知識,去安排自己人生的道路。換言之,他們雖然是自己人生的「製作人」,卻不知如何去製作這部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。究其原因,就是因為他們欠缺接觸現實的機會,探索他們要走的道路。這種教育方法的缺陷,也許就是她需要改革的地方。

在二零一六年,陳曉慧創立了「自由學園」,希望為本港學生提供不一樣的學習體驗。「創立『自由學園』的使命,是讓每一位學生發掘本身的才華,以及根據各自的特點去規劃事業的發展。我們相信『天生我才必有用』,任何學生都有獨特的天賦,但必須經過訓練和琢磨,才能發揮出來。因此,我們致力讓課室的教育與現實生活接軌,使學生從實踐中學到實際的人生技能,如批判性思考、創意、人際管理、情緒調節和談判等,對他們日後的工作有所幫助。」

為達到這個使命,「自由學園」的教學有三大支柱去支持這個目標。「第一個支柱就是『老師』。我們喜歡邀請不同行業的專家,希望用他們的經歷去啟發學生,追尋自己的理想。第二個支柱就是『技能』。我們不主張死記硬背,而是啟發學生去探索,主動發掘他們所需的資訊。最後的一個支柱是『課室』。我們的口號是:『世界就是我們的課室。』通常學習會在不同地點進行,如商場、公園和食肆等等,讓學生從實際經歷去吸取知識。」

那麼,「自由學園」的課堂是怎樣進行的呢?「課程的時段通常為期五天至一週,主要會在復活節、國慶或暑假等學校放假的日子進行。同時,我們亦有與不同的傳統及國際學校合辦課程。題材方面,我們通常會與不同企業合作,用他們實際遇到的個案為題,讓學生想辦法去解決。」陳曉慧舉例說,本地的一個主題公園,經常被人認為是剝削動物來謀利;而學生的題目,就是想辦法幫那主題公園改善形象。導師會引導學生們思考一系列問題,如:批評那個主題公園剝削動物的理據是甚麼?公園對待動物有甚麼指引和規定?他們有沒有做過甚麼保育的活動?用哪些形式可以帶出正面的形象?學生們透過思考這些問題,合作策劃解決問題的方案,從過程中學習人際溝通、時間管理等重要技能。

十四歲的創業家

可是,「自由學園」這種與別不同的教學模式,在推廣上卻有一定困難。陳曉慧曾經接觸一所傳統中學,希望可以給她合作機會,支持她這個創新的教育理念。可是,對方在兩年內只是給了她不足四小時的時間:第一年只有一小時,而第二年則有兩小時半。她曾經嘗試過其他的宣傳方法,但效果都未如理想。所以,現在「自由學園」的主要宣傳還是靠口碑:「畢竟我們推廣的是針對學童的課程,家長們不會因為看見廣告便替子女去報名。相反,若果有其他家長稱讚我們的課程,即使我們不賣廣告,他們也會主動聯絡我們。」

讓陳曉慧意想不到的是,「自由學園」在開張約一年後,便有第一位的全日制學生;而這位學生,就是現在街知巷聞的少年創業家葉礽僖。當時十二歲的葉礽僖,因為在學校生活過得不開心,所以在家長支持下便轉換環境。在「轉校」到「自由學園」之後,她的功課便是定期的專題探索,每天都為不同的題目搜集資料,接觸了不少新的事物。在這些日子裡,陳曉慧帶她去了不少的地方,如新界「源.區」的永耕農場、澳門的水舞間,以及很多不同行業的幕前與幕後作考察。這些經驗擴闊了葉礽僖的視野,為她在一年多後創業打好了基礎,以致後來阿里巴巴的創辦人馬雲也要邀請她去演講。

雖然如此,葉礽僖最終亦無奈因為要升學而衹好退出「自由學園」,因為「自由學園」的課程始終是無法銜接香港中學文憑試。這件事讓陳曉慧意識到,即使家長們很認同「自由學園」的理念,但他們也不能忽略子女的升學需要。若果「自由學園」要融入主流教育,就必須為學生的前途著想。這給陳曉慧啟發了一個新的方向:「我們現正積極尋找商界的合作,希望可以發展一套商業實務的課程,讓學生可以從中學就參與,成績可作為日後畢業求職之參考。」對學生來說,這可以增強他們日後的競爭力;而對商界來說,這也有利於人才的培訓,因為現時大學的教育,未必能夠培養僱主所需的技能。

在大約一個月前,「自由學園」聯同了海洋公園、紐約時報、南華早報及城泉等九間企業,舉辦了一個有一百七十名學生參加的課程。這些公司來自主題公園、報刊出版、創意媒體、活動管理及環保資源等不同行業,讓學生們認識到各行各業的工作。參加者除了可以聽到行內資深人士的分享外,更有機會參與真實的商業企案,獲得難得的在職經驗,對他們日後求職有莫大幫助。此外,部分表現傑出的學生,更可能獲得實習的機會,為自己的履歷表加分。陳曉慧深信,類似的合作在未來將會陸續增加,為本港的學生提供平時得不到的學習經驗。

視野才是最值錢

本年一月,陳曉慧有幸被邀請出席世界經濟論壇,並有機會近距離接觸她的偶像: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。關於教育,馬雲曾經發表一番很著名的話,內容大概是:「現有的教學模式,會使很多年輕人在未來三十年丟飯碗,因為有很多知識和技術的運用,我們將會被機器所超越;而我們要做的,是向年輕人傳授那些機器無法取代的東西。」對此,陳曉慧表示很認同:「在今天的世界裡,很多知識在互聯網裡唾手可得。若果年輕人要與機器不同,就要習慣踏出框框、看遠一點:雖然機器運作得快,它只能用別人提供的數據來運行;但如果你能擴闊你的視野,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,這才是最值錢的,也是僱主最想要的。」

另外,今年本會的主題是:「敢夢想,敢成長。」對此,陳曉慧有以下建議:「如果年輕人要克服突破自我的恐懼,我會建議他們列出他們害怕的事情,如在街上與陌生人搭訕、在台上公開演講等,然後定期去實踐出來,這樣便能慢慢增大他們的膽量。」另外,她也建議青少年不要急於創業:「創業需要了解社會是如何運作,若完全沒有任何工作經驗,很難可以管理一門生意。所以,比較穩健的做法,是先踏入社會工作,再慢慢累積經驗,這樣才能事半功倍。」她又說,如果真的很想早些創業,就應該好像葉礽僖那樣,善用課餘時間自我增值,不要只顧吃喝玩樂,這樣才能盡快儲備足夠的實力。

最後,陳曉慧表示,她很希望可與不同的年輕人交談,分享她的經歷。有興趣了解更多的朋友,可向以下電郵地址發出查詢:natalie@ownacademy.co,或瀏覽「自由學園」的網站:ownacademy.co。

《橋樑》精選(2019年)Where stories live. Discover no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