兩種框框

4K 3 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
記得一次在一間快餐店內排隊買午餐,店內也設有堂食的地方,不少人也正在店內進食。忽然,我聽見一洪亮的聲音:「你們可不可以靜些,這裡是公眾地方,要吵先回家,不要在這裡吵吵鬧鬧,影響別人!」人的自然反應使我轉過去望望「噪音」的來源。眼見一張四人卡位坐著兩位小孩,一位男仕。兩位小孩子正低著頭,一言不發,相信剛才的話是衝著他們而說的。這位提出異議的男仕的聲調沒有降低,反有上升之勢,他窮追不捨地繼續說:「低下頭甚麼意思?聽不見我在說話嗎?我說過多少次,在公眾場合不要大聲說話,總是不聽,一定要我大聲才聽見!」我真的有點莫名奇妙,難以明白,似乎是他的「噪音」吸引了我的注意力,之前兩個小孩子之間有甚麼吵吵鬧鬧,我反而沒有聽見。到底是誰在騷擾公眾呢?

多少時候,我們會看見別人的問題,指責別人的過錯,但往往沒有留意或察覺自己可能正在犯比他們更嚴重的錯。人看見別人的問題容易,察覺自己的過錯困難。對別人嚴謹,對自己寬鬆,這叫做雙重標準。人看事物有兩種框框。一種叫窗框,讓我們從窗框可以看見窗外不同的景物,不同的人;另一種叫鏡框,我們從鏡中可以看見的是自己。人喜歡看別人,批評別人,但卻極少看自己,評論自己。評別人會有一種優越感,評自己可能會產生自卑感。因此,人往往「懂得說別人,不懂得說自己。」這是人的天性,人的自我保護功能。《聖經》提醒我們:「為甚麼看見你弟兄眼中有刺,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。你自己眼中有梁木,怎能對你弟兄說,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。你這假冒為善的人,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,然後纔能看得清楚,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。」(馬太福音 7:3-5)

評人不評己的人,一方面在怪責人的時候會乏力,因為其身不正,何以正人?另一方面,在不懂自省的時候便會缺乏改進,無法改善自己的生命。兩種框框不是二擇其一,而是二框相容。要替別人把關,也要自省其身。事實上,窗框可以變鏡框,只要我們懂得從別人身上來作反省,在指責別人之前先檢討自己。當我們埋怨別人常常遲到,自己有沒有依時赴會?當我們責怪別人沒有禮貌,我們又如何?人的行為往往可以成為我們的借鏡。

當我們看別人,認為有不是之處,一方面當然要好言相勸,另一方面也要引以為鑑,看看自己有沒有正在犯同一個錯。以人為鏡,有利無害。窗框外的人可成為我們「借鏡」而來的鏡框,檢視自己的行事為人,發現有同樣污點時便可加以清除,使自己的生命更美更好。

這一種「以人省己」的行動較為消極被動;另一種積極主動的做法是「請人省己」。我們不是尋找框外人之毛病來自省其身,而是要更進一步請框外人積極地成為我們的鏡子,邀請他們對我們的生命作出提點。人的生命如同駕車,總有一些盲點是我們容易忽略的,這些盲點輕則導致有驚無險,重則可以受傷致命。不少車主會加上特大的倒後鏡,在兩塊側鏡上又加上特別鏡,以確保所有盲點盡在眼中。人在生命中也可以繫上生命之鏡,邀請框外人成為我們的生命中之特別鏡。人與人之間往往喜歡報喜不報憂,人也喜歡稱讚多於責備。因此,人大都不願指出別人的錯,對別人作出提點。生命之鏡實在是千金難求。《箴言》27章5節說:「坦白的責備,勝過暗中的愛。」(新譯本)

記得一次聚會後,聚會的講員與我同住一屋,閒談時,他突然請我對他當晚的分享給他一點意見。他是一位神學教授,我只是一名初出道的小傳道。當時,我真的有點受寵若驚。事過十多年,印象猶新,他的謙虛受教的態度,真誠詢問的語氣,使我一生難忘,終身受用。怪不得今天他仍能忠心事主,緊守崗位。他現今已是一間神學院的院長。但每次與他見面,他仍是如十年前一般,肯開放,肯聆聽,這是強者表現,勝者質素。

人生中有兩個框,一窗一鏡。人要觀察別人也要省察自己,框外人可以幫助鏡中人,自己的反省與別人的提醒可以保護生命,更可以提昇生命,我們都有這兩個框,但要善用,慎用!

人生「徐」筆 (一) : 人與事Donde viven las historias. Descúbrelo ahora